癌痛患者的福音——鞘内镇痛泵

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超过350万,中晚期患者日夜遭受着噬骨钻心的疼痛折磨——这种疼痛让人无法进食、无法入睡,甚至摧毁癌症患者活下去的信念。
当每天吞下大把止痛药却换来恶心呕吐、便秘,停药时像"戒毒"般全身发抖,口服和注射镇痛药也压不住深入骨髓的剧痛,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对付深入骨髓的癌痛了吗?!
有!我院疼痛科用一项"开关"技术给出了答案——鞘内镇痛泵植入术,就像在体内安装了一个精准的"疼痛控制器",通过微创手术将智能药泵植入体内,让止痛药直达脊髓这个疼痛信号的"总闸门"。
体内装上“止痛开关”
晚期癌痛患者重获新生
近日,疼痛科为一名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成功实施鞘内镇痛泵植入术。
58岁的陈叔(化名)确诊晚期肠癌后,长期口服大剂量吗啡仍无法控制疼痛。暴发痛发作时疼痛评分达8分(满分10分),同时伴随严重便秘、持续呕吐等药物副作用。经评估符合鞘内镇痛泵植入指征后,我院为其完成微创手术。术后镇痛药用量仅为原口服剂量的1/300,疼痛评分降至2分,恶心呕吐症状完全消失。
什么是鞘内镇痛泵
鞘内镇痛泵是国际公认的顽固性疼痛先进治疗技术,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列为癌痛治疗第四阶梯方案。该技术通过微创手术将储药泵植入患者皮下,经导管向蛛网膜下腔持续输注镇痛药物,通过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实现有效镇痛。
鞘内镇痛泵有什么优势
01
高效镇痛
药物等效剂量仅为口服用量的1/300、静脉用量的1/100,显著减少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。
02
副作用控制
相较传统口服给药,微量鞘内给药可减轻药物相关副作用,缓解阿片类药物依赖问题。
03
精准治疗
支持剂量调节,可持续稳定控制疼痛,有效应对爆发性疼痛发作。
04
便携治疗
植入系统可随身携带,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,提升生活质量。
鞘内镇痛泵的技术特点有哪些
• 微创手术创伤小,皮下装置持久稳定
• 药液通过导管直达脊髓脑脊液
• 可依据疼痛程度调节输注参数
• 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顽固性疼痛
关于梅州谷城医院麻醉疼痛科
疼痛科是麻醉手术中心二级科室,是直接采用医学症状命名的学科。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疼痛损伤相关疾病的第五大生命体征,主要内容是慢性疼痛的诊疗,与其他科室交织广泛,通过症状、检验、影像、电生理、物理、药物、神经阻滞、绿色治疗等方法诊治,在影像学、超声微创精准治疗避免镇痛药物的乱用,时间段、见效快,多科室协作,更好的提高诊疗疾病。拥有三氧治疗仪、监护仪、心脏起搏器等。
技术优势
疑难疼痛的诊疗、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、麻醉学基础及危重患者具有丰富的抢救经验 。
专科特色
神经阻滞、小针刀、针灸、三氧、神经射频介入、交感神经阻滞、大自血、冲击波、超声引导阻滞、癌痛鞘内植入、神经射频介入治疗等。
可开展诊疗项目
顽固性头痛、三叉神经痛、颈椎病、肩周炎、失眠、癌性镇痛、腰间盘突出症、外周神经卡压症、骨性关节炎、风湿痛、不定诉综合征、骨质疏松痛、脊柱小关节紊乱症、腱鞘炎、肌筋膜炎、带状疱疹后遗症痛、幻肢痛、术后神经损伤痛、痛风症、根跟痛症、网球肘、糖尿病足、湿疹、伤口感染等皮肤类疾病急性发病。
专家简介
梅州谷城医院麻醉手术中心行政副主任
副主任医师
擅长:
擅长胸脑外科,重度烧伤,高龄患者及婴幼儿手术的麻醉,彩超引导下的各种神经阻滞,可视化下的插管技术,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麻醉及抢救。
梅州谷城医院疼痛科行政主任
主任医师
擅长:
老年麻醉学、危重病人、心脏麻醉的麻醉及围手术期的管理;疼痛门诊的疼痛诊疗学;疑难疼痛的诊治。在关节痛、外周神经卡压、腰椎颈椎疾病、带状疱疹、痛风、肩周炎、头痛、睡眠障碍、 癌痛上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。

